让“红军小道”在学员心中延伸
加班到深夜,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员吴洪林走到实验室窗前。看着外面的路灯,他的思绪又回到了一年前在“红军小道”上的那个夏夜。
井冈山密林中有一条蜿蜒小道。沿着这条路,毛泽东同志带领部队走到三湾,进行了著名的“三湾改编”。近年来,国防科技大学组织研究生学员军政融合训练时,都会重走当年的这条“红军小道”。
入学之初进行军政融合训练时,吴洪林作为团队成员执行夜间侦察任务。那晚,他伏在茂密的草丛中,通过手中的热红外探测仪,细细扫过面前“敌军”的阵地。
放慢呼吸,眼前的画面只剩下几种颜色,空气中流淌的是淡淡的蓝色,警戒哨位上的卫兵周身弥漫着橙色的光晕。装备车虽已关机,但余温未褪,再看看周围,树后隐蔽的潜伏哨好像露出了一丝色彩,吴洪林的嘴角微微一翘。
在“红军小道”上进行夜间侦察的一幕,深深烙印进吴洪林脑海中,伴着他走上各类学术会议的讲台。
“我的博士课题是多模态图像融合。”吴洪林向专家介绍起当时的场景:“是‘红军小道’的经历启发了我,如果通过整合不同传感器信息,实现红外与可见光的融合,那么我们的目标检测和监控性能将成倍提升。”
如今,来自“红军小道”的灵感,已经助力吴洪林顺利申请两项发明专利。
学校专家教授们发现,已经有20多名学员不约而同在各类答辩中、在论文致谢里,提到自己在“红军小道”上的经历。
重走“红军小道”,是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学员军政融合训练的一项常规内容,却激发了参训学员的许多灵感。
“那是军事和科技碰撞擦出的火花。”研究生学员刘柏含说。当他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航,快速对“敌”作战信息进行获取整合时,他意识到,大模型时代,数字化转型、科技赋能战斗力生成的钥匙,正掌握在他这一代人手中。
“走过‘红军小道’,再难不算难。”研究生学员胡斐说。作为尖刀班成员,他在深涧密林间手持镰刀开路、遇水铺石为桥,实地感受到了红军行军作战的艰难与无畏,之后每当在实验室里加班,胡斐总会告诫自己,“我们要向先辈学习。”
更多的人,从这条“红军小道”中读懂了这句话的内涵:“博士硕士,首先是一名战士!”仿佛一条根脉生长出万千枝芽,“红军小道”在每名研究生学员心中不断延伸——
学员王航深度参与某系统研发任务,加班加点,顺利实现某型舰船轨迹预测及舰船活动分布分析功能,战友们称他“拼命三郎”;
学员王延锋为了开发某型软件,奔波于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,最终该型软件下发到装备端试用,部队交口称赞……
一名名研究生学员的脚步,从“红军小道”通向高山、荒原、海岛,通向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。
一条“红军小道”,见证了该校研究生育人理念“政治+军事+科技+文化”的升级。路的这头,是研究生学员的“梦想方阵”;路的那头,通向未来战场。(孙程浩 陈超)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- 03-26某部倾力解决基层官兵急难愁盼
- 03-26陆军军医大学与陆军第953医院建立帮带机制
- 03-25军营观察丨高级军士登台授课的前前后后
- 03-25一张供应单背后的保障新探索
- 03-25多措并举丰富官兵文体生活
- 03-25多机型协同练 多课目结合训
- 03-25海军某部举行士兵退役仪式
- 03-25陆军某旅开展飞行训练
- 03-24多措并举丰富官兵文体生活
- 03-24科学配置国防资源投向投量


阅读排行
推荐教程
- 12-19“亲生母亲是迪拜公主,已经失踪多年……”停停停!
- 12-19突发:俄叙战机发动空袭
- 12-19事关你的收入,今起开始确认!一定要在本月内完成
- 07-25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暑期旅游安全
- 07-25祝贺!中国队连夺两金
- 01-05瞭望·治国理政纪事|争做创新赋能发展的西部示
- 01-04习近平主席考察澳门科技大学和横琴粤澳深度合
- 01-04大国外交·回响丨上比利牛斯省具有历史意义的时
- 07-25带动7000万就业:平台企业为何是“吸水海绵”?
- 02-05新兴技术军事赋能作用更加凸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