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光明时评】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正当其时
网文内容
【光明时评】
作者:熊丙奇(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)
近日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关于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》。该意见指出,开展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,坚持薪酬分配要同绩效紧密挂钩,向扎根教学科研一线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、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,向从事基础学科教学和基础前沿研究、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、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员倾斜。
薪酬制度是绩效观和人才观的集中折射。长期以来,我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薪酬,基本上都采取“基本工资+绩效+津贴”的制度。其中,绩效主要考核教师、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数量与期刊档次,以及申请课题的层次、经费数量;津贴则主要依据教师、科研人员的学术称号、头衔。这样的薪酬制度,曾在一段时间起到了激励教师、科研人员争相发表论文、申请课题的作用,但在长期施行的过程中,也形成了教师、科研人员管理与评价中的“唯论文”“唯奖项”“唯帽子”等倾向。这导致部分高校出现不同程度的“重学术研究,轻人才培养”等问题,助长了部分青年教师、科研人员的急功近利之风。
近年来,我国一直在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“破五唯”人才评价改革,其中的关键之举正是薪酬制度改革。该项改革意在通过构建更科学、更符合教育与科研规律的薪酬制度,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潜心教育与科研工作。逐步建立激发创新活力、知识价值导向、管理规范有效、保障激励兼顾的薪酬制度,作为统筹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,激发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创新创造活力。
推进薪酬制度改革,宜建立专业共同体,进行专业同行评价。如何评价教师与科研人员的实际教育贡献与科研贡献,是建立基于实际贡献的薪酬制度的重点与难点。要破除“唯论文”“唯奖项”“唯帽子”等问题,有必要淡化行政评价、强化专业评价。推进教授委员会、学术委员会建设,由其以教育与学术标准,对教师、科研人员的教育与学术能力及贡献作出专业评价。
推进薪酬制度改革,宜探索年薪制,为教师、科研人员提供更大自主空间。要让教师和科研人员减轻考核负担,有抵抗教学研究功利化、短视化的底气与定力,有必要探索符合教育与科研规律的年薪制,让该群体有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创新,为“甘坐冷板凳”想要做一流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创造适宜、友好的发展环境。
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正当其时。要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与高质量科研体系为目标,建立与之匹配的薪酬制度,构建良好的教育与科研生态,激发教师与科研人员的创造创新活力,助力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3年07月24日 02版)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- 03-24 构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新格局,开创生成合成内
- 03-24 四部门联合发布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
- 03-24 阿里1688平台全面取消“仅退款”
- 03-24 抖音生活服务下调31类目商家保证金
- 03-23 2025两会热议“网安提案”:为数字化发展保驾护
- 03-23 网络交友需警惕,风趣主播诈骗案频发引反思
- 03-23 联通数科:“墨攻”安全运营服务平台全面升级
- 03-23 “联通文创聚智绘新篇”沙龙启幕
- 03-23 全国人大代表、四川长虹电子董事长柳江:加快
- 03-22 数智文旅行稳致远离不开法治保障


阅读排行
推荐教程
- 07-25聚焦“水土湖草冰” 2023年江源综合科考启动
- 12-30创胜系列后台用户编辑报错
- 12-15秋冬季五大高发眼病,不得不防
- 07-25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上海发布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
- 07-25【光明时评】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正当其时
- 07-25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试车连续成功
- 01-18 “星火·链网”超级节点(济南)上线
- 01-18 一组AI海报,盘点2024生态环境十大热词
- 01-01创胜系列数据库添加子游戏脚本
- 01-01网狐系列净销量和日销量统计脚本